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化工

天天亮点!时机已到,小米终于上车?

来源:搜狐汽车    时间:2023-07-06 15:56:08

文:云闲

小米造车再次传来消息,这一次由队友剧透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日前有消息称,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回应“公司与小米汽车合作情况如何”时表示:“公司正积极与小米汽车进行业务沟通,多家分公司已经进入到小米汽车的采购组当中。当前,小米第一款车型报价完毕”。

公开资料显示,长春一汽富维以座舱系统、外饰系统、智能视觉、低碳化业务、衍生业务为五大核心业务。已为中国一汽、大众、丰田、沃尔沃、奔驰、宝马、通用、蔚来、理想、小鹏汽车等国内多家传统车企及新势力企业提供配套服务。

事实上,关于小米造车的传闻,从2014年开始,每隔几年就会曝出,2020年接连曝出两次,不过每次消息刚出,小米方总是斩钉截铁回应:假的。不过,这次从回应来看,小米没有明确否认。

而据媒体此前消息称,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早在今年5月就已指出小米汽车进展顺利,在时间进度上将符合或略超预期。

按照卢伟冰的规划:小米汽车将于今年夏冬两季分别进行测试,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。

小米没“上车” 但一直在路上

“站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上天”,这句名言出自小米创始人雷军之口。对于风口认知如此透彻,又怎会错过当前最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?

雷军本人曾在武汉大学毕业典礼上表示:“我现在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创业项目——造车。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。我希望能够用我的全部精力、全部智慧、全部资源、全部信念、全部勇气、全部韧性、全部坚持、全部激情、全部梦想,来做好这件事情”。

截止到目前,关于小米造车仍然只是传说,但纵观多年,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从未落下。

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,包括雷军个人、小米科技、顺为资本三方已经投资了 40 家左右有关整车厂、汽车后市场以及出行企业。其中,雷军以投资人的方式先后参与了蔚来和小鹏的投资。

数据显示,小米集团在2022年第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4.25亿元,2022全年智能电动汽车等新业务投入31亿元。相比来看,2023年第一季度的11亿元投资同比大幅增加。媒体报道称,2023年小米汽车等新业务预计费用投入将达到75-80亿元。

科技大厂扎堆入局下一站流量风口

互联网的记忆清晰记载着,跨界造车的第一波风口在2014年,上百家造车新势力最终跑出了蔚来、理想和小鹏。2020年下半年,阿里、苹果和百度相继官宣下场造车,一再重申不造车的华为也多次被传造车。至此,新能源汽车市场彻底被引爆,以互联网科技企业跨界造车掀起了第二波洪流。

目前,互联网造车大致分为三种模式,即自主造车、自主设计通过汽车厂代工、与传统车企合作。

三种造车路径中,造车新势力中的威马汽车选择自建工厂;代工模式也是目前许多造车新势力选择的轻资产路线,例如蔚来汽车是由江淮代工,理想ONE由力帆生产;还有一种方式是与传统车企合作,目前已经官宣的科技企业多数都采用的这样的方式,比如,百度和吉利、阿里和上汽、华为和长安等。

而据业内推测,受到自建厂投资大,自主设计周期长等因素,小米造车入局,将大概率采用第三种方式,通过与传统车企合作,将自身在品牌营销和生态链上的优势加以利用。

破局or入局?

近期新能源汽车消息频发,将这个炙手可热的版块送上巅峰。

7月3日下午,广州广汽埃安第一智造中心举办新车下线活动,埃安旗下昊铂GT将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2000万辆下线代表车型,正式迎来上市。比亚迪6月销量突破25万,创历史新纪录;上汽集团6月份销售新能源汽车8.6万辆,环比增长13.1%,创出年内新高;理想汽车近期于北京交付中心完成了第40万辆车的用户交付……

值得一提的是,在新能源汽车信息爆炸的6月,仍未看到有关科技“大厂”造车的身影。毫无疑问,这是新能源汽车最好的时代,但科技企业的跨界造车能否赶上这波风口,已成为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。

事实上,关于科技企业跨界造车之路,并非想象中水到渠成,仍然还面临多重严峻挑战。

首先,造车烧钱的程度突破想象。这一点,从特斯拉成立15年后,才首次实现盈利能够感知些许;此外,蔚来创始人李斌也曾透露,蔚来4年间烧掉约220亿元。

其次,以小米、百度和阿里为首的科技大厂,虽然在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,但在汽车制造领域相对薄弱,尤其是前期的产能爬坡阶段,对任何企业都将是巨大的考验。

最重要的是,除了蔚来、小鹏和理想这三家造车新势力,传统汽车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布局新能源,这一赛道已经十分拥挤,这场蓝海探险是否会变成红海之争,并未可知。

而擅长以低价建立优势的小米在汽车赛道,还未上路就已经遇到了对手,2.88万起的五菱宏光已经冲出起跑线。未来,要PK性价比、营销和粉丝忠诚度,小米,都将面临全新的挑战。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极商务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浙ICP备2022016517号-19   联系邮箱:514 676 11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