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记徒步
增城、牛牯嶂
推荐指数:★★★
(资料图)
徒步时间:8小时
坐拥马甲无数,风靡民国论坛,以无差别攻击在中学江湖闯出一方霸主地位的周树人先生曾言:世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这句贯穿人文地理的至理名言也贯穿着牛牯嶂徒步路线的始终。
TAKEA TRIP
上下山途中遇到的指示牌
01
牛牯嶂,又名灵山,海拔1084.3米,是增城区最高峰。因山形象只大水牛伏于泥水中,故得称为牛牯嶂。
牛牯嶂顶峰
此次徒步的路线:
牛牯嶂停车场→大猪兜水库→登顶→小猪兜水库→灵山村→牛牯嶂停车场
历时8小时,减去中间逗留大猪兜水库与山顶的时间,四舍五入7小时。
十分不建议走此路线,因为返程小猪兜路上山泥倾泻严重,有安全隐患,建议原路返程。
牛牯嶂沿途所观的绵延山势
02
初登牛牯嶂,是一条蜿蜒但不陡峭的泥路,路上有应季的野牡丹花开遍野,途遇分岔路,沿着前人徒步绑下的毛条彩带方向前进,大方向就不会错。
初登牛牯嶂的平坦小路
登顶的路不会一直都不陡峭的,就像《盗墓笔记》吴邪所说:要让我们远离安全的界限,无法返回,往往会有一段旅途,不会有什么障碍。在走过一段林荫的清凉小路后,新手村任务完成,进入第一关卡,沿着大铁通的漫长石头楼梯道。
迷惑人的平坦小路
上山的路更难走的,是上山要爬楼梯的路,在一顿猛如虎的操作后,走完水管道,往前走,是一处小瀑布,山水清凉清澈,往脸上甩了几把水,沁人心脾,暑热骤降。
此时才知晓,有车沿着盘山路开车至牛牯嶂水库,再开始登山。
一段长长的水管道
水管道再往前走,便是大猪兜水库了。
大概是与白水寨相近的缘故,此处与白水寨水库相似,皆是一望碧顷的湖,阳光照射下,湖面有星星闪烁,天与山与水,江山不墨千秋画。
大猪兜水库
03
水库过后,就是最后一茬登顶的路了。
路上,问了许多下山的人,都说还有好长一段距离,在未知的距离与时间的消磨下,人的耐力也在下降,《战国策·秦策五·谓秦王》中言:“行百里者半于九十”,在此情此景中,丝毫不爽。
最后,在一段手脚并用地爬石头路后,历时一个半小时的时间,终于登顶。
“
亏功一篑,未成丘山。凿井九阶,不次水泽。行百里者半九十,小狐汔济濡其尾。故曰时乎,时不再来。终终始始,是谓君子。
---【宋】黄庭坚《赠元发弟放言》
在手脚并用的那段路,想起了生物学中的“用进废退”
其实没有所谓的退化,也并不是所有的为了生存不得已做出的改变都叫进化。
生物界中很多动物都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过往回退的现象。因为他们发现进化出来的东西带来的更多问题自己负担不了。进化也不是单纯的向着有利于生物方向发展的,一项内容的进化可能会带来无数其他方面的问题,如果这个突变的个体不能解决这类问题,它还是要蜕化回去,以维持生命发展的状态。
环境随着人类智慧成果的增加进行演练升级,现如今的社会,已经不再要求人类需要拥有过强的身体素质就可以活下去,人体机能在优化的环境中逐渐钝化,但与人体机能相对应的意识层面,人类的思考能力,却没有进行整体的提升,或者说是自觉放弃。在没有威胁生命的环境中,人类自觉放弃了思考能力的提升。
“
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在逐渐丧失各种能力:听觉、视觉、嗅觉,然后还有直觉。
脑部越发达,思考能力越强,直觉就变得不那么灵敏了,那算是进化吗?从提升文化水平,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观点看,就是进化。从失去听见钟声的角度来说 ,就是退化。
---《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》
不同色彩的绿意
登顶处,有开得极其热烈的野杜鹃,山丹丹花开红艳艳,是生命和自由的风姿。
山顶四面环山,时值春末夏初,山间绿意盈翠,有冒芽的嫩红、有新出的嫩绿、有延展的翠绿、有老叶的墨绿,在山岩处交杂生长,远处是层峦叠嶂的黛青色群山,此间青绿,抹成一幅斑斓绿意的山野图。
山顶的景色
04
返程,没有和大部分一般原路返回,因为惧怕来时那一段手脚并爬的石崖路,故而走的是途径小猪兜水库的返程路。
一如每一个离谱规定的背后,都有一个更离谱的事情发生。事实证明,大部分人原路返回自有出于趋利避害的抉择。
山下的村俨田舍
小猪兜的路不知道是因为鲜少人走所以丛林密布,还是因为丛林密布所以鲜少有人走。
这条较少人走的路,诚然路上的山景更为秀丽,但路上并不好走,其中有不少山路,因为山泥倾泻的原因,大都已经中空了,若再下几场雨,估计会原路无踪。
返程中算是好走的路,不好走的路手和眼睛没时间拍照
走过一处断路,只有小小一截的泥坡路,坡路一旁便是山崖,还好最终还是走过了那段路。
走过惊险处,又走了一段路,可以看见山脚下停的车了。看目之所及的距离,从视觉到脚下的路的转变,却是九转十八弯,前方迎来的是崎岖的石头楼梯路,与上山时经过的大铁通如出一辙。但比上山更难的是下山,比下山更难的是走楼梯下山。
所幸,路的尽头是山的终点,回到平路,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全感。牛牯嶂,和欣欣走过的又一座山。
路不难走,但脚不听使唤
“
莫言下岭便无难,赚得行人空喜欢。
正入万山圈子里,一山放过一山拦。
---【宋】杨万里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》
小猪兜水库
05
爬山遇到的人与花:
首先遇到的是打高端商战的土著居民,导航至牛牯嶂停车场,有通过提升对家停车报价以提升自家竞争力的,也有设关卡只可停经此停车场的闭环措施,左右一顿操作,20大洋可停一天。
两广梭罗树
上山路上遇到了不少中小学生,都走得飞快,遇到一个小男孩,因领先小伙伴太多,一个人在沿途的观景石头上驻足赏景,过会儿又赶往下一站。
人们总会对已知的艰险路途望而却步,但小孩子不会。一如《庄子·知北游》所言:初生牛犊不怕虎,长出角来反怕狼。
长于山顶的野杜鹃
下山途中,有几位男生还在赶上山的路,问及我们登顶的时间,回答了40分钟。想起自己上山问下山的人,有人回答马上就到了,有人回答才走了1/5不到,距离不变,但千篇不一律的答案,有实事求是的真诚,也有掩耳盗铃式的鼓励。
下山是跟着一对夫妻一起下山的,他们说别光顾着下山,走一段路,要停下来看一下风景。那些在路上的山景啊,是醉人的晚间春色。
无法被手机拍出的壮阔山景
-- END --
编辑 | 寄憶者
图片 | 寄憶者
一山一叙| 上山产生的垃圾记得带走
Copyright 2015-2022 北极商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浙ICP备2022016517号-19 联系邮箱:514 676 113@qq.com